
再说一说,灌溉制度的主要用途。灌溉制度是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它也是已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
工程设计时,从水源取水输送至灌溉区域的输水系统,包括渠道或管路及其上的隧洞、渡槽、涵洞和倒虹管等设计尺寸,由灌溉制度计算所得到综合灌水率给出的流量确定。
运行管理时,规模以上的灌溉在灌溉区域分配水量时,配水系统,包括灌区内部各级渠道以及控制和分配水量的节制闸、分水闸、斗门,以及田间临时性渠道流量均来自于灌溉制度计算所得到综合灌水率确定的流量。
当我们谈论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时,与这种灌溉制度的关系就不是很大了,除非你要给灌区分配水量,不需要去考虑这个灌溉制度。注意灌溉系统运行管理时,这个作物的未来灌水定额(一次灌水的量)、灌溉定额(全生育期灌水总量)、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在系统运行管理阶段是需要进行预测的,也就是说它们需要用概率分析预测方法(大数据分析),就是需要计算作物的未来大概的耗水量,涉及到未来每天都在变化的气象数据预报,也涉及到未来的作物耗水量,降水量。除非你需要预测灌溉系统未来的运行方式,制定作物未来的农艺操作计划和预估未来的产量,否则灌溉制度不应该涉及到每天的灌水决策中,即:每次的灌多少水,什么时间灌水的决策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