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情预报根据灯下、田间系统调查结果,结合历年稻飞虱发生情况等,对稻飞虱发生期、发生量和防治适期进行预报。
1 长期预报
年初根据水稻品种布局、栽培管理条件、南方稻区稻飞虱发生情况、本地上年稻飞虱发生情况结合未来气象预报综合分析,预测全年稻飞虱发生趋势。
2 短期预报
以田间调查为主,综合分析灯诱、高山网及大面积普查数据,确定防治时期,发布《植保情报》,以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
2.1发生期预测。
①查成虫。按上述方法进行田间调查,当成虫数量明显增加时为成虫始盛期,成虫数增加最多的一天为高峰期,成虫数量明显下降时为盛末期。成虫始盛或高峰日,加上当时气温下的产卵前期和卵期,就可预测孵出若虫始盛期或高峰期。如,2006年6月12日,灯下及高山网有明显虫峰,确定为白背飞虱主迁入峰,加上当时气温下(23.8℃)的产卵前期5~7d和卵期5~8d,预计6月20日左右出现小若虫高峰,6月20日田间调查白背飞虱小若虫进入始盛期,百丛虫量1454.2头,卵孵化率65.5%,同日预测圃小若虫百丛虫量达1805头,超过了1500头的防治指标,预报防治时期定为6月23~30日是准确的。褐飞虱迁入主峰为8月4日,加上当时气温下(27.2℃)的产卵前期4~6d和卵期5~7d,8月10日田间出现小若虫高峰期,则8月10~17日是防治适期。
②查卵。在成虫高峰后7~10d,选择成虫密度较高的各类型稻田各1丘,调查1~2次。随机取样,每丘田查25丛,每丛取一有卵痕叶鞘,然后用细针划开产卵痕的两端,用手撕裂,再用放大镜观察卵的发育期,计算各期卵所占的比例,加上当时气温下各期卵到孵化的天数,推算出若虫高峰期。
③查低龄若虫比例数,确定防治适期。当卵孵化始盛后,即开始调查低龄若虫比例数。当1~2龄若虫比例占总虫数的40%~50%,虫口又达到防治指标,即为防治适期。
2.2发生量及发生趋势预测
据秀山县植保站多年研究,前期迁入虫源不构成主害代主要虫源,稻飞虱主害代发生程度取决于近期迁入虫量的多少、气温及食物条件。以白背飞虱为例,如果6~7月上旬田间调查虫口密度大,灯诱及高山网观测有明显迁入虫峰,加之气温及食物条件适宜,则预示白背飞虱将会大发生。如果前期迁入量大,则累积危害更重。白背飞虱百丛虫量1500头、褐飞虱1000头(穗期800头),即达到防治指标,列为防治对象田。发生程度以主要类型田虫量的多少及其发生面积为依据,全国统一分为5级。
整理来源 虫情测报灯 https://ny.ragiot.com/showinfo-9-5-0.html?/product_2.asp?id=23